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团到华源银朵兰药业采访调研
6月21日上午,来自印尼、美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俄罗斯、泰国、日本、委内瑞拉、韩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团20余人到华源集团银朵兰药业进行联合采访调研,新疆华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俊接受采访并向各国华文媒体记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在“李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李俊董事长向记者们介绍了华源集团各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取得的先进成果。华源银朵兰药业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近5年在研的6个民族药新药,取得7个临床批件,4个新药进入Ⅲ期临床,其中“复方比那甫西颗粒” 于今年取得上市许可,填补了新疆 A 证生产 1.1 类中药创新药空白。“对乙酰氨基酚泡腾颗粒(日立清)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研究”取得成人和小儿规格2项批件,实现了新疆化学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零的突破。同时建立药材种植基地,实现了一枝蒿、薄荷、锦灯笼、洋甘菊等20余种特色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特别是研究编制《一枝蒿生产技术规范》,一枝蒿主要化合物“酮酸”含量达到0.8%-1.8%,远高于野生药材0.2%的含量,“一枝蒿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荣获自治区专利奖一等奖。构建形成中药民族药知识产权体系,有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华源绿色建筑产业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应用,形成康居绿色示范工程“七大成套技术指标体系”,采用分布式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站等技术,研发了适用于严寒C区建筑节能75%的绿色建材“HY-C97型铝复合高性能窗”,填补行业空白。开发建设了16个康居和绿色示范工程,4个项目获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行标识、4个项目获中国绿色建筑二星级运行标识,荣获八届“广厦奖”,四届“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华源•尚源贝阁项目荣获中国优质工程鲁班奖(群体住宅类)。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每年节约用电2443.55万度、减少CO₂排放3.69万吨,中水回用每年节约用水41.79万吨,垃圾分类降解技术每年处理有机垃圾外运1512吨。
华源城市供热产业打造绿色节能智慧供热体系,率先应用160吨全国最大燃气锅炉,并试点气电联供的供热模式,首创实施智能楼宇分布式混水节能技术改造、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燃气锅炉超低氮燃烧技术、绿色智能热网管控平台,每个采暖期减少天然气消耗2146.35万立方米,减少用电281.21万度,减少CO₂排放7.7万吨,形成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建筑节能供热技术体系,蝉联四届“供暖面积在5000万㎡以下企业”能效领跑者第一名,成为全国供热行业节能减排的标兵企业。
多年来,华源集团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与名院、名校、名企、名专家紧密合作,成立 “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先后承担国家及省市各类创新课题246项,实施优化工艺、修旧利废的小改小革300余项,荣获“五小攻关”“劳模引领、核心关键技术”创新课题成果222项。荣获国家专利授权57件,取得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主持编制国家及地方(行业)标准 39 项,获得省、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26 项,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为行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制剂车间,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团实地参观片剂和颗粒剂两条先进自动化生产线,详细询问了复方一枝蒿颗粒、尿通卡克乃其片等企业经典产品的功能疗效和生产情况。银朵兰药业是新疆第一家引入全自动包装生产线的制药企业,多年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始终保持制药工艺技术的先进性,而今年建成的中药民族药产业园项目,引进中药提取DCS控制系统、颗粒剂智能化连续制造生产线、MVR高效浓缩器、Stick条袋自动包装生产线等先进的生产制造设备,应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锅炉烟气和工艺循环水余热回收利用、空气能多级蒸发冷空调等技术,可实现每年减少用电3253.4万度,减少标煤0.85万吨,减少CO₂排放2.2万吨,建成绿色智慧化生产园区。
随着对华源集团的不断深入了解,华源在各产业领域取得的卓越发展成就赢得代表团由衷的赞叹。此次14国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团深入企业联合采访调研,看到了在中国新疆有这样一家优秀的企业,有一批心怀理想干事创业的精英人才,也向世界展示了华源集团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记者们表示,将通过海外华文媒体的独特视角,向国际社会展示新疆的稳定繁荣、民族团结与文化魅力,助力新疆故事“出圈”,让世界更好地认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