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一定是技术上的,非技术领域的创新如营销模式、人力资源、经营模式、党建工作、企业文化等外围创新同样也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往往这种竞争力的形成才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软实力”。
作为非公有体制下民营企业集团,软实力的提升尤为重要。2003年至2005年,华源集团相继成立了党委、工会与共青团组织。集团党委将群团组织的工作定位于“经济工作的保障核心、优秀企业文化的创建核心”,并将群团组织作为系统建设企业软实力的主力军。
2006年集团党委又提出,“要探索创新工会工作的新路径,为企业发展培育新一代高素质产业员工队伍,发挥好“双维护”职能,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整合群团组织优势,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1、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体制与机制。由工会组织制定出台了《技术创新管理办法》、《五小创新项目准备手册》、《劳动竞赛标准执行规程》。为鼓励全员技术创新,集团还设立了“技术创新基金”,每年从经营业务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2008年此项基金为600万元),用于支持各类课题的实施与表彰奖励技术骨干和岗位能手。通过技术创新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使活动规范标准,从而提高了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效率与员工的参与积极性。
2、开展全员劳动竞赛与五小科技活动。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开展全员性的劳动竞赛与五小创新活动是集团工会近几年的主要工作之一。仅在去年集团工会就组织实施各类劳动竞赛6033人次,组织开展“五小创新课题”评审22项,创新增效672万元,员工合理化建议42 条,签定拜师学技互助互帮对子42 对。
3、实施全员职业技能培训与素质提升工程。未雨绸缪,确立“金字塔式”的人力资源机制、构筑人才高地是华源集团在“非技术领域”进行创新的又一深远战略思考。
人才是推进企业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集团积极鼓励中高管理层员工参加全国著名高校的专业研修深造,激励青年员工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拓宽眼界。2004年集团投入巨资,与高等院校联合在企办学,集团70余名中青年骨干经过两年的深造学习,取得了MBA和本科学历证书;2006年,集团制定了培养和建设一支职业经理人队伍的核心层管理人员提升计划,在集团范围选送优秀管理人才参加国家职业经理人的全封闭式的集中培训和再提高,建立了企业职业经理人群体。集团还成功启动了中国创新成长型企业自主培训体系建设―521工程重点推荐项目之一的“清华远程企业学堂”项目,通过亚洲3S教育通讯卫星网上直播企业学习课程,此举不仅使企业管理员工能与全国企业经营与管理理念不脱节,更为一线员工搭建了一个广阔的随时学习和汲取养分的平台。
二、发挥主力军作用,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关爱源自关注。让工作成为每一个员工实现自我跨越和不断成长的精神动力,使工作不再是单调无味的事,而成为实现员工人生价值的舞台,是华源文化最为鲜明的特征。
长期以来,工会组织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联动党团组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体育竞技和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使命感,以及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育团队精神。每年春节、古尔邦节、“三•八妇女节”、“七•一”、建军节、重阳节、国庆节,华源集团党、工、团领导都亲自带队走访慰问,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座谈、联谊、体育竞技等活动。尤其是通过一年一度的公司年庆活动与员工运动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企业内部民主、团结、向上、活泼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提升了企业的文化力,构筑了企业的竞争力,培育了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了企业和谐健康发展。同时,使华源的企业文化有了可触、可视的效果。
员工是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只有员工的职业技能素质与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企业的发展活力才会持久。华源集团工会在集团党委高度重视下,依托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在市总工会、沙区总工会的悉心指导下,在探索民企工会工作全新领域,寻求新的角色定位,大胆实践新的工作方法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需要我们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继续与时俱进、努力创新,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工作、服务于广大员工。华源集团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指引下,华源人将充分发扬“营造精品,回报社会”的精神,在自治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